棉花在結鈴期發(fā)生爛鈴是一種很常見的現(xiàn)象,而且嚴重的田塊爛鈴高達10%~30%,造成棉花品質降低、產量下降。所以,綜合防治棉花爛鈴,是提高棉花品質,增加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在防治前一定要找準原因,在選擇農藥時要注意合理性。
一、爛鈴發(fā)生的原因
1、氣候因素。這是引起棉花爛鈴的主要原因。7—9月份降雨較多,高溫高濕,田間濕度大,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傳播,嚴重影響棉鈴的正常開裂,鈴內積水,病菌容易傳播侵入,加重爛鈴發(fā)生。
2、管理因素。偏施氮肥造成棉株瘋長、密度過大、管理粗放的棉田,田間濕度大,通風透光不良,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侵入,爛鈴發(fā)生偏重。3、病害。引起爛鈴的病害有兩大類:一是病菌直接侵染健康無傷的棉鈴,如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等。二是侵染已受害的棉鈴而引起棉鈴病害的發(fā)生,如紅腐病、紅粉病、軟腐病等。
4、蟲害。由于蟲害發(fā)生嚴重,造成棉鈴受傷,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傳播和繁殖,導致爛鈴的發(fā)生。
二、爛鈴綜合防治技術
1、加強管理,合理施肥。棉田應控氮增磷補鉀,既能防止棉株生長過旺,又能提高棉株抗病力、防早衰。追施氮肥添加黃腐酸鹽的復合肥,并配合葉面施肥,如用2%的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或其它葉面肥噴施。棉花花鈴期正值雨季,一般不需灌溉,但多雨時要及時排水散濕。
2、精細整枝,及時化控。在7月中下旬,要及時整枝打杈,打空枝、摘頂心、去下部老葉,增加棉田通風透氣,降低濕度,減少爛鈴發(fā)生。本著“適量多次、前輕后重”的原則,在蕾期、初花期、花鈴期噴施縮節(jié)安,控制棉花旺長,協(xié)調肥水管理,促早熟,也是預防錦花爛鈴發(fā)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3、加強病蟲害防治。棉花爛鈴中60%以上是由病蟲害引起的,可噴施殺蟲劑,重點防治棉鈴蟲、紅鈴蟲等鉆蛀性害蟲,以減少傷口,避免病菌侵染;噴施多菌靈、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等殺菌劑,防治紅腐病、紅粉病、黑果病、疫病等,減少病菌侵入、傳播和繁殖的機會,減輕爛鈴發(fā)生。
4、摘病鈴、老鈴。在爛鈴發(fā)生初期,及時摘除棉株下部的老熟鈴及病鈴。剝開晾曬,既能減輕產量損失,又能減少病菌再侵染。同時枯枝、爛葉、爛鈴等,以減少病蟲傳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