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銹病
發(fā)布時間:2015/6/27 15:29:17 瀏覽次數(shù):6825次
銹病是紅花上重要病害,全國各種植區(qū)廣泛發(fā)生,造成不同程度損失。
為害癥狀
主要危害葉片和苞葉。苗期染病子葉、下胚軸及根部密生黃色病斑,大小5-10×2-3(mm),其中密生針頭狀黃色顆粒狀物,即病菌性子器。后期在銹子器邊緣產(chǎn)生栗褐色近圓形斑點,即銹子器,表皮破裂后散出銹孢子。成株葉片染病葉背散生栗褐色至銹褐色或暗褐色稍隆起的小皰狀物,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大小0.5-1mm。瘡斑表皮破裂后,孢子堆周圍表皮向上翻卷,逸出大量棕褐色夏孢子,有時葉片正面也可產(chǎn)生夏孢子堆。進入發(fā)病后期,夏孢子堆處生出暗褐色至黑褐色皰狀物,即病菌的冬孢子堆,大小1-1.5mm。嚴重時葉面上孢子堆滿布,葉片枯黃,病株常較健株提早15天枯死。
形態(tài)特征
Pucciniacarthami(Hutz.)Corda稱紅花柄銹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性孢子器球形,蜜黃色,頂端突出在寄主表皮外,大小90-150×80-140(μm);性孢子卵圓形,單胞無色,大小2.7-5.0×2.4-3.6(μm)。性孢子成熟時從性子器孔口排出,呈蜜露狀。銹孢子器栗褐色,近圓形至條狀,產(chǎn)生黃褐色銹孢子,圓形至橢圓形,表生微刺,大小22-32×2l-26(μm)。夏孢子黃褐色至淺茶褐色,球形至廣橢圓形,球形,表面生微刺,大小22-29×22-26(μm)。冬孢子褐色至茶褐色,雙胞,橢圓形,表面生瘤狀小突起,有短柄,大小31.7-41.5×21.5-26.8(μm)。冬孢子萌發(fā)溫限10-35℃,25℃適。夏孢子在干燥時能存活166天。
發(fā)生規(guī)律
紅花銹菌系長循環(huán)型單主寄生銹菌。病菌以冬孢子隨病殘體遺留在田間或粘附在種子上越冬,翌春冬孢子萌發(fā)產(chǎn)蟲擔孢子引起初侵染。西北紅花春播區(qū),3月下旬播種的,30天后子葉、下胚軸及根部出現(xiàn)性子器,5-6天產(chǎn)生銹孢子器,銹孢子侵入葉片,5月下旬葉斑上產(chǎn)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又通過風雨傳播引致再侵染,8月中旬植株衰老產(chǎn)生冬孢子堆和冬孢子越冬。該病一般在6月中旬開始流行,其流行程度取決于5-8月的雨量和澆水次數(shù)。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育和種植抗病或早熟避病的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選擇高燥地塊種植紅花,出苗30天左右,間苗時注意拔除病株,盡量減少澆水次數(shù),嚴格控制灌水量,雨后及時排水,防止?jié)駳鉁,適當增施磷鉀肥或草木灰,增強抗病力。
(3)種子處理:播種前用種子重量0.2%-0.4%的15%三唑酮拌種。
(4)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或97%敵銹鈉、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波美0.3°石硫合劑。對上述殺菌劑產(chǎn)生抗藥性時,可改用25%敵力脫乳油或40%杜邦福星乳油。
常用藥劑
三唑酮、敵銹鈉、代森錳鋅、石硫合劑、敵力脫、杜邦福星。
紅花銹病隨風傳播的孢子常侵染紅花的子葉、葉片及苞葉,形成栗褐色的小皰疹,破裂后散出大量銹褐色粉末,發(fā)病嚴重時,造成紅花減產(chǎn)。 一是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二是進行輪作栽培,使用不帶菌的種子;三是控制灌水,雨后及時排水,適當增施磷、鉀肥,促使植株生長健壯;四是紅花收獲后及時清園,集中處理有病殘株;五是在發(fā)病初期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5三...【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wǎng)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dǎo)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jīng)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zhì)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