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病毒病的病發(fā)特點及防治技巧
發(fā)布時間:2015/8/22 11:43:34 瀏覽次數(shù):2055次 文章來源:馬鈴薯病毒病
馬鈴薯病毒病病原為病毒等,毒源種類包括病毒(占多數(shù))、類病毒、植物菌原體多達30余種,我國已知的毒源種類有10種以上。以下我們就一起去了解馬鈴薯病毒病的病發(fā)特點及防治技巧。
馬鈴薯病毒病的病發(fā)特點:
(1)馬鈴薯X病毒(簡稱PVX),或稱馬鈴薯普通花葉病毒,引起輕花葉,有時產(chǎn)生斑駁或壞死斑,寄主廣,可借汁液傳毒和菟絲子傳毒。
(2)馬鈴薯Y病毒(簡稱PVY)。或稱馬鈴薯重花葉病毒,引起重花葉或壞死條斑,寄主較廣,借助蚜蟲(主)和汁液傳毒。
(3)馬鈴薯卷葉病毒(簡稱PLRV),引起卷葉,寄主主要是茄科作物,借助蚜蟲(主)和莖嫁接傳毒。
(4)馬鈴薯S病毒(簡稱PVS),或稱馬鈴薯潛隱病毒,引起葉片皺縮,或不顯癥,或后期葉面出現(xiàn)青銅色及細小枯斑,寄主僅茄科少數(shù)植物,借汁液摩擦傳毒。
(5)馬鈴薯A病毒(簡稱PVA),或稱馬鈴薯輕花葉病毒,引起花葉、斑駁、泡突,或不顯癥,寄主范圍窄,借助蚜蟲(主)和汁液傳毒。
馬鈴薯病毒病的防治技巧
(1)采用種薯,各地要建立種薯繁育基地,原種田應(yīng)設(shè)在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qū),并通過各種檢測方法汰除病薯,推廣莖尖組織脫毒,生產(chǎn)田還可通過二季作或夏播獲得種薯。
(2)培育或利用抗病或耐病品種在條斑花葉病及普通花葉病嚴重地區(qū),可選用白頭翁、豐收白、疫不加、鄭薯4號、烏盟601、隴薯161—2、東農(nóng)303、鄂馬鈴薯1號、鄂馬鈴薯2號、克新1號和廣紅二號等抗病品種。
(3)出苗前后及時防治蚜蟲尤其靠蚜蟲進行非性傳毒的條斑花葉病毒更要防好。使用藥劑參見本書蚜蟲防治法。
(4)改進栽培措施。包括留種田遠離茄科菜地;及早拔除病株;實行精耕細作,高壟栽培,及時培土;避免偏施過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注意中耕除草;控制秋水,嚴防大水漫灌。
(5)發(fā)病初期噴灑抗毒豐(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菌毒清水劑5。0倍液、1.5%植病靈K號乳劑10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濕性粉劑500一700倍液。
溫馨提醒:本網(wǎng)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dǎo)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jīng)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zhì)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