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是常見的盆栽之一,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歡。那么,蘆薈怎么養(yǎng)才好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
1.土壤:蘆薈養(yǎng)殖的盆土應具有排水、保水、透氣和蓄肥的良好性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yǎng)分的流失,使蘆薈生長不良。常用的盆土配方是腐殖質、園田壤土、河沙的比例為2:2:1,也可用木屑或熟煤灰代替河沙。此外,盆土要求比較清潔衛(wèi)生,栽植前可用必滅速等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
2.選盆:蘆薈盆栽用泥盆,不宜用瓷盆和塑料盆,因為透氣性差,易爛根。用新盆前應用水浸透,否則上盆后澆水不易把盆滲透,半干半濕的盆壁會傷新根。
3.選苗:選苗也是蘆薈養(yǎng)殖的關鍵,健壯的蘆薈苗,應該是葉片短而厚實,顏色深綠,并帶有四根以上自生根的。
4.上盆:蘆薈上盆應在春夏季進行,冬季不宜上盆,溫度太低,不利于新根發(fā)生。上盆前可在盆底先放一塊碎瓦片,壓在盆底的透水孔上,既能保持排水,又不會將盆土漏出。上盆時,先把蘆薈苗在盆中央放正,盡量讓根系舒展,填土覆蓋根部后,再輕輕將苗向上提一提,并稍微壓實,使根上下左右與盆土緊密接觸,再將盆土加至與盆沿保持2-3厘米為止,注意盡量將苗扶正,慢慢向盆內(nèi)澆透水。
5.換盆:盆栽蘆薈養(yǎng)殖一般1-2年就要換盆一次,每年春天4-5月和秋季9-10月進行換盆為好。在換盆時要保持完好的土團,盡量不傷根系。換盆以后還需放在半陰處養(yǎng)護一段時間,在完全緩苗后再移到有陽光處養(yǎng)護。
6.溫度:蘆薈怕寒冷,因其原本長期生長在終年無霜的沙漠環(huán)境中。在室溫5度時時蘆薈停止生長,零度時生命過程會發(fā)生障礙,蘆薈養(yǎng)殖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5℃,濕度應為45-5%。
7.澆水:蘆薈被稱為“旱不死的植物”,所以不澆少澆水一般影響不大,但如果土中積水,就會導致根爛淹死。冬季里可15到20天澆一次水,可適當增加葉面噴水,盡量少澆水,保持盆土干燥。春季一般5到7天澆一次水,澆水原則是不干不澆,澆則澆透。夏天需要2到3天澆水一次,還應注意少受烈日暴曬,減少水分的損失。秋季的蘆薈澆水方法基本與春季相似,同時要使盆土有干有濕。
8.日照:蘆薈需要充分的陽光才能生長,除了初植的蘆薈不宜曬太陽(養(yǎng)殖半個月左右的),只能在早上見見陽光外,其它時間可多曬太陽,曬得多才越生長得好。
9.肥料:蘆薈可用氮磷鉀及一些微量元素的肥料,而為了蘆薈是綠色天然植物,可盡量使用發(fā)酵的有機肥,如餅肥、雞糞、堆肥等。
10.越冬:如果將盆栽蘆薈放在室內(nèi)一般都能越冬,要牢記5℃是蘆薈越冬的線,當溫度在在5℃以上時要采取一些相應的保暖措施。冬季要盡量少澆水甚至不澆水,可適當進行葉面噴水,并盡量讓盆栽蘆薈多見陽光。
蘆薈養(yǎng)殖的注意事項:
1.避免頭重腳輕,蘆薈在生長期間,底部會長出許多的小芽,許多的花友為了繁殖蘆薈會將小芽掰下,但這樣會造成根基不穩(wěn)定。正確的做法是:不要急于將小芽掰下,任其生長,待根基穩(wěn)定后分栽。
2.加強通風,蘆薈很少染上病蟲害,但在悶熱天氣,濕度過大,鄂絨風不當,葉片上會出現(xiàn)褐色的斑點。另外施肥時,肥料接觸葉片也會造成葉片灼傷。
3.蘆薈需要充分的陽光才能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蘆薈不宜曬太陽,是只在早上見見陽光,過10天后再逐漸增加光照。家庭盆栽,春、秋季節(jié)放在陽臺或室外窗臺上接受陽光直射則生長健壯;夏季移至通風良好的半陰處;冬季放室內(nèi)光照充足的地方,室溫不低于10℃為宜。
4.蘆薈要求全年接受充分的陽光。在春季移出室外,擺在南面的陽臺上,或置于南窗的窗臺上,但要避免雨淋。蘆薈雖然不喜過濕,但在生長期間,特別是強光照射下,需要充足的水分。若要促進植株向四周伸展,可以把中心部生長過密的葉子均勻地切去一些,這樣做也不使植株在強光照射下,由于葉子的密度過大而出現(xiàn)霉爛。
以上就是蘆薈的養(yǎng)殖方法和注意事項的介紹,有養(yǎng)殖蘆薈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上方法,結合實際的養(yǎng)殖條件和環(huán)境,科學地進行養(yǎng)殖。